90-100(3/28)
得有赚头,立马就会搞起来。所以魏倩去年在律法里加了商法,不为别的,就是怕他们开起来之后,卷款跑路,但钱庄这种东西,都至少当地有大名望的人,才可以弄,这样才敢存呀,不然百姓怎么会给人送钱?
魏倩要在各地设钱庄,也是为自己的事业铺路,以后的大梁商业农业发达,那就需要周转银钱,大梁人总不能天天背着几千斤的钱去做生意吧?
钱庄这种东西,如果开遍全国,就成了银行,到时候直接并入国家银行就成,但现在大家都在温饱线挣扎,很多地方都还吃不起饭,她只能慢慢来。
而且她的钱庄只设存取业务,存不要钱,借得有点小利息。
魏倩站在大梁郡府的议事厅内,指尖轻点案几上的计划书。
“钱庄的事,由魏家私开,”她抬眸看向在座的郡府官员,这都是她的私人班底,很多诸侯所管的户,只有千余,万户侯很少,只有她,萧何、曹参、张良。
他们完整的分到了一个大城,所以是自己的班底管的,只需要给朝庭缴纳税,其他的诸侯,要么自己选出来可靠的人管理,要么朝廷派下的人管理,会从各个诸侯的账里抽取官员的工资。
所以导致了,诸侯只要不犯国法,在领地也是可以为所欲为的。
这才是萧何法律定的那么细的原因,地方上诸侯王的领土,只有御史的工资是朝庭发的,因为监管,两年换一个。这也没法子,人口少,地方上就这么凑合着管理吧。
最大的原因是,前面没有对照,大秦明显是个错误示范。
她的领地,直接是魏无知管的,郡府一干人都是她的班底,只有大梁如此。
所以她的话在大梁很管用,她的时间很少,所以只能将事情一一说清楚,还有大梁城的规划,她觉得她爹带着这些班底太闲了,多浪费人家的才华。
就按部就班的,她看不过去。
“但是涉及百姓,由大梁郡府直接管辖,培训会计,今年大量招人,培训,先开一家,明年各地分号陆续开设,先从大梁城开始试行。”
郡丞捋须道,“丞相,钱庄虽好,但百姓未必敢将钱财托付。若无信用,只怕难以推行。”
魏倩笑道,“无妨,钱庄的招牌上,要刻大梁郡府四个字。”
第92章 大梁改造(一)自己的领土,……
众人恍然,其他地方的官府可能没有信誉,但是她的名下,大梁郡府,应该还是有些信誉的。
在这个时代,官府的信誉远胜于私人商贾。若钱庄由魏相背书,百姓自然更愿意将钱存入,而非藏在家中招贼惦记。
魏倩继续道,“钱庄只做两件事——存钱不收费,借钱收薄利。”
“存钱不收费?”主簿惊讶,“那钱庄如何盈利?”
魏倩指尖轻敲桌面,“百姓存钱,我们可拿这笔钱去放贷,只收借贷者少许利息。若有人存十两银子,我们借出八两,留二两备用,以防挤兑。”
她顿了顿,又道,“当然,借贷者需有抵押,田地不行,不能流通于市场买卖,只能或是房契,或是贵重物品。若到期不还,抵押物归钱庄所有。”
众人思索片刻,纷纷点头。这法子稳妥,既能周转民间银钱,又能赚取利差,还不会让百姓觉得官府在盘剥他们。
魏无知想了想,“那当派何人打理?”
魏倩想了想,“让母亲来吧,魏府有管家,长嫂,倒也不必守着,以后各地都开起来了,母亲再回咸阳。”
魏无知忙点头,他们夫妻分隔两地就不是个事,又不是战争时期。